-
撒钱十个亿,只做真公益!振东制药诠释现代公益新范式
发布时间:2025/06/11
如果说慈善事业是企业责任感的一个缩影。那么振东制药的慈善“侧写”便是大爱无疆。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自太行山深处诞生,稳扎稳打、守正创新,跻身中国药企中流砥柱行列。引导旗下公益扶贫办凝聚共识、加强合作...
-
创客匠人联合主办第二届中国心理学应用发展大会,深耕“AI+心理学”应用
发布时间:2025/05/30
导语: 2025年5月24日,第二届中国心理学应用发展大会在杭州水博园盛大开幕。作为联合主办方,创客匠人通过“AI+心理学应用”圆桌论坛和“心理人的破局发展”工作坊两大核心活动,为3000余名参会者带来前沿的数字化解决方...
-
纳斯达克‖飞兔商联启航全产业链聚合生态重构行业格局
发布时间:2025/05/27
在互联网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浪潮中,贵州飞兔商联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飞兔商联”)以“科技+线上+线下”三位一体的合伙人创新模式,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。作为中国互联网全产业链聚合生态的构建者,公司...
-
LAIFE「巢汐Tide」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,“美似潮汐,更迭永续”引领抗衰新潮流
发布时间:2025/01/14
近日,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.0新品发布会,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。 *LAIFE「巢汐Tide」美似潮汐、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,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为...
-
浑水协助Wolfpack做空爱奇艺(IQ.US) 看空报告全文来了
发布时间:2020/04/08
本文来源“腾讯网”。 划重点:1.两家中国广告公司向我们提供了爱奇艺(IQ.US)后端系统的数据,这些数据显示,从2019年9月开始,爱奇艺的实际移动DAU比该公司在2019年10月宣称的1.75亿平均移动DAU低了60.3%。2.大约3...
-
华尔街大佬巴鲁克:特斯拉(TSLA.US)目标股价达600美元,仍有18%上行空间
发布时间:2020/04/08
本文来自“腾讯证券”。 在券商杰富瑞(Jefferies)将特斯拉评级从“持有”上调到“买入”后,特斯拉(TSLA.US)在周一收盘上涨逾7.5%。上周五,特斯拉也因公司第一季度业绩强劲而迎来上涨。数据显示,该公司第一季度共...
-
不满足于流媒体业务,亚马逊也要开始做游戏了
发布时间:2020/04/08
本文来源“36氪”。为了在统治数字娱乐的战役中开辟新战线,Amazon(AMZN.US)正在投入数亿美元以成为视频游戏的领先制作商和发行商。由于卫生事件的影响数度推迟之后,这家互联网巨头表示,打算在5月发布其首款原创...
-
刘强东“熔断”,徐雷成为京东的新“保险丝”
发布时间:2020/04/08
本文来自“盒饭财经”。公共卫生事件笼罩世界,全球经济遭遇重创,金融市场难以幸免,“熔断”一词频繁走入人们视野中。 作为在美股上市的企业,京东(JD.US)最近的日子也不太好过。瑞幸造假事件曝出后,京东“二号人...
从一年前开始,我就觉得瑞幸咖啡(LK.US)有问题,为什么?
发布时间:2020/04/05 金融 浏览次数:755
下载智通财经APP扫码关注港股挖掘机微信扫码体验大路演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“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”。2019年4月,我的脑海中初次形成了一个认识:瑞幸咖啡(LK.US)的商业模式有问题,财务数据很可能靠不住,应该撑不了多久。当时,我认为它还能撑上1-2年;没有想到,它竟然连一年也没有撑满。2020年2月,在浑水发布做空瑞幸的报告之后,我仍然觉得它可以再撑几个月。因为空头的证据主要是微观上的,无法在宏观上证明公司造假;2020年一季度的卫生事件给了瑞幸一个机会,可以在财务上洗个澡。我确实没有想到,瑞幸咖啡会在2020年4月2日(美国时间4月1日)就承认自己造假了。这次伪造收入的比例很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之一:在29亿元的营业收入当中,有22亿元涉嫌伪造。现在看来,瑞幸咖啡的退市应该只是时间问题。无论是美国资本市场,还是其他任何国家的资本市场,都不会再给如此恶劣的公司任何机会。我觉得瑞幸咖啡有问题,有三个主要原因,原因的重要性依次递减。首先,瑞幸自称的商业模式并不成立。它自称是“低价”“性价比很高”的咖啡。然而,作为一个重度咖啡爱好者,我发现瑞幸咖啡的价格并不便宜——在通常的58折到66折下,它的价格一般不比湃客咖啡(全家便利店)、乔雅咖啡(罗森便利店)、麦咖啡(麦当劳)、K记咖啡(肯德基)便宜,或者只比它们便宜一两块钱。在上海、深圳这种便利店文化发达的城市,满街都是湃客,瑞幸可以说毫无价值;在北京这种便利店荒地,瑞幸也很难与遍布各地的麦咖啡、K记咖啡竞争。瑞幸自称“便宜”,其实是死死抱住了星巴克(SBUX.US)作为标杆。星巴克的咖啡确实很贵,尤其是它的花式咖啡;但是,世界上不只存在星巴克和瑞幸两家连锁咖啡店。瑞幸真的是在欺负两种人——不怎么到中国的老外投资人,以及不喝咖啡的中国投资人。如果你开了一家白酒厂,硬要以茅台为标杆说自己“便宜”,那么所有喝酒的人都会觉得你是神经病;不幸的是,看样子中国投资人里面喝酒的比较多,喝咖啡的比较少。当然,在外送方面,瑞幸有一个杀手锏:满55元面价免费配送,而且使用的是顺丰等高档物流服务。瑞幸的“面价55元”,基本就等于“实际支付35元”,所以写字楼白领趋之若鹜。在工作日的清早和午后,你会发现写字楼附近的瑞幸咖啡门店里有堆积如山的外送订单。遗憾的是,这仍然不可持续:你相信在北京、上海这种大城市,满35元免配送费(而且还用顺丰)能做到不赔钱吗?反正我不相信。其次,瑞幸咖啡的管理层一直在盗用、滥用很多“互联网思维”词汇。例如,他们的首席市场官发明了一个“流量池”理论,意思是“用廉价咖啡去吸引流量,构筑瑞幸咖啡的流量池,然后把流量导出到其他有利可图的领域”。我看过瑞幸高管的很多演讲,满口都是新奇的互联网、新零售、新消费概念。这是一种强烈警报:公司不靠谱。真正的“互联网公司”很少跟你提“互联网思维”。凡是跟你讲什么“流量”“粉丝经济”“降维打击”的企业家,往往是想把你当韭菜割掉的。有一家上市电商公司的CFO曾经明确地对我说:“我非常讨厌使用‘流量’这个词,它会让我们忘记客户是活生生的人,而不是数字。”去看看阿里、腾讯、美团、拼多多等真正的互联网公司的PPT,你会发现要生动平实得多。在瑞幸咖啡短暂的资本市场之旅中,绝大部分上当的要么是老外,要么是没怎么投过互联网行业的人。我见过太多盗用“互联网”名词割韭菜的人,其中最成功的可能是贾跃亭;我也见过一些半懂不懂的投资人,满口“互联网思维”却说不出个所以然。对“流量”这个词,我尤其抱着特别谨慎甚至敌视的态度,所以我对什么“流量明星”“流量自循环”“流量二次变现”的概念也很不欣赏。再次,瑞幸咖啡的PR(公关)活动特别活跃。有一段时间,你很难在市场上找到批评它的自媒体文章,更不要说研究报告了。有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朋友告诉我,就在此时此刻,瑞幸公开承认造假之后,很多媒体、咨询公司甚至连朋友圈都不敢转发。在本怪盗团团长发表那两篇看空瑞幸咖啡的文章之后,收到了如同雪片一样的反对留言或私信,有些像是公司组织安排的。不要误会,我不是说企业不该做PR;很多优质公司的PR做的很好。然而,瑞幸过于活跃的PR行为,导致市场上一度不存在负面评价,就连一些明显的问题也无人指出,这就很不正常了。尤其是与上面两条结合起来,就更不正常:一家商业模式有问题、高层满口假大空“互联网思维”的公司,偏偏对PR极端重视,2019年下半年以后甚至更加重视了。这种情况正常吗?过去十年多,我一直在从事公司与证券研究。我越来越觉得,要做好研究、少犯错误,关键在于常识。常识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获得,又最容易被忽视的知识。如果看好瑞幸的投资人能够稍微多喝一点咖啡,稍微多做一点市场调研,稍微体会一下这家公司宣传材料里的违和之处,他们完全有能力及早回避这场灾难。从常识看,瑞幸咖啡肯定不是当前资本市场上互联网与新消费行业唯一的灾难。还有好几个灾难正在酝酿,甚至到了爆发边缘。但是,我无法确认,只能在心中怀疑;没有证据毕竟不能乱说话。无论如何,常识是不会骗人的,常识最好用;我们都应该时时刻刻牢记常识。(编辑:宇硕)